五强溪水力发电厂是中国十大水电站之一,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是沅水干流上的综合利用工程。以下是关于五强溪水力发电厂的详细信息。
位置和规模
五强溪水电厂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的沅水干流上,控制沅水流域面积的93%。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由5台240兆瓦的机组组成。
坝高85.83米,正常蓄水位为108米,总库容为42.9亿立方米,属季调节水库。
发电和防洪效益
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53.7亿千瓦时,采用两回500千伏电压等级出线,形成湖南电网第一个500千伏主环网。
具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能将尾闾堤垸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建设历程
五强溪水电厂的建设始于1952年,1986年4月复工建设,1994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96年底全部机组投产。
工程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多次动工停工的困难,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创下了多项“全国之最”。
荣誉和奖项
五强溪水电厂先后获得国家一流水电厂、全国抗洪先进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荣誉称号。
电厂厂长李瑞师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等。
主要技术数据
坝址岩层为砂岩、石英岩、板岩及千枚状板岩,最大坝高85.83米,坝顶总长724.4米。
溢流坝设有9个表孔、1个中孔和5个底孔,设计泄量39988立方米/秒,最大泄流量50522立方米/秒。
河床右侧坝后式厂房,内装5台单机容量24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发电和防洪效益
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53.7亿千瓦时,采用两回500千伏电压等级出线,形成湖南电网第一个500千伏主环网。
具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能将尾闾堤垸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污染防治
扩机工程包括主体工程、施工辅助工程、移民安置工程和环保工程四部分,确保施工期污染防治工作到位。
严格控制施工扬尘和施工噪声,合理处理施工垃圾和生活污水,防止污染环境。
水质保护和生态恢复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严禁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废弃物和机修废油等向库区和河道倾倒排放,确保库区水质安全。
定期清理和妥善处理库区漂浮物,严禁随意焚烧与露天堆放,切实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
设备维护和检修
制定了详细的振动摆度监测装置运行维护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
进行了设备自动化的改造和可靠性的改造,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管理
建立了远程集控系统,实现了水监测、系统调度和发电运行的“三统一”。
进行了大坝的集中监测,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
五强溪水力发电厂不仅是中国十大水电站之一,也是湖南省最大的水电站。自1994年投产以来,它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为中国华中电网提供了重要的电力支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环境管理,五强溪水电厂在保障电力供应和防洪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强溪水力发电厂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的沅水干流上,是湖南省最大的水电厂,也是中国十大水电站之一。
五强溪水力发电厂的建设时间和竣工时间分别如下:
建设时间:1986年4月复工建设。
竣工时间:1996年底全部机组投产。
五强溪水力发电厂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的沅水干流上,是湖南省最大的水电厂,也是中国十大水电站之一。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包括:
1. 发电:五强溪水力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1200兆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53.7亿千瓦时。它不仅是沅水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骨干电厂,也是华中电网的骨干调峰调频电厂,对湖南省的电力供应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2. 防洪:该发电厂在防洪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中,五强溪水库共9次为中下游承担错峰蓄洪任务,拦蓄洪水近46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3. 航运:五强溪水力发电厂的建设改善了沅江的航运条件,使得沅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库区航道的改善带动了两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航运业的繁荣。
4. 生态保护:发电厂的建设还带动了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库区内的生态渔业和有机茶园等产业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旅游:五强溪库区形成了170平方公里的湖面,成为著名的旅游区。库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