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还有丰富的饮食养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传统养生食物和饮食养生建议,可以帮助你在端午节期间更好地保健。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主要由糯米和各种配料制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配料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粽子不仅是端午节的象征,还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粽子不易消化,食用时应适量,特别是对于肠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老人及小孩。
艾草
艾草在端午节期间被广泛使用,具有温气血、逐寒湿的功效。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艾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能净化空气,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在端午节期间,挂艾草和食用艾草制品(如艾草红糖鸡蛋汤)是传统的养生方式。
紫苏叶
紫苏叶在中医中被用来解表散寒、理气和中,通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胸腹胀满等症。紫苏叶的独特芬芳不仅能增添食物的风味,其药用价值也非常高。紫苏叶不仅可以用作食材,还能用于制作药膳,如紫苏叶炒鸡蛋。其解表散寒的特性使其在夏季尤其适宜,有助于调理因湿重和体寒引起的不适。
野苋菜
野苋菜富含维生素A、C、钙和铁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在中医中,野苋菜被用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是夏季理想的食材。野苋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和热气,保持身体健康。凉拌野苋菜是一道简单且养生的菜肴,适合在端午节期间食用。
吃“五黄”
端午节期间,民间有吃“五黄”的习俗,包括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这些食物具有清热降燥、驱虫驱霉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五黄”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有效应对夏季的湿热和病毒活跃期。雄黄酒有毒,应小剂量饮用或外用,避免内服。
饮食搭配
端午节期间,除了粽子,还应搭配时令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营养均衡。建议每天摄入五份蔬菜及水果,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合理搭配饮食,既能享受节日美食,又能保证营养摄入,避免因过量食用高热量食物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运动养生
端午节期间,适宜进行一些低强度、放松身心的运动,如太极、八段锦、散步等。这些运动有助于调节气血,增强体质。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帮助调节情绪,减轻夏季的烦躁情绪。运动是端午节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重视。
端午节期间,通过食用传统养生食物如粽子、艾草、紫苏叶和野苋菜,以及遵循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运动养生建议,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让你在端午节期间过得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2025年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对应的公历日期是2025年6月2日。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1. 赛龙舟:纪念屈原,象征团结和拼搏。
2. 吃粽子:用箬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象征祈福和团圆。
3. 挂艾叶和菖蒲:驱邪避疫,净化空气。
4. 佩香囊:装有中草药的香囊,避邪驱瘟。
5. 饮雄黄酒:驱邪解毒,但需适量饮用。
6. 系五彩绳:象征五色龙,保平安。
7. 戴香囊:装饰和避邪,表达爱意。
8. 悬钟馗像:镇宅驱邪。
9. 点雄黄酒:驱蚊虫,保护健康。
10. 采杂药:采集草药,防病治病。
11. 沐兰汤:用草药沐浴,清热解毒。
12. 斗草:游戏活动,增进友谊。
端午节期间,家庭聚餐可以选择一些养生菜谱,既美味又健康。以下是几道适合端午节家庭聚餐的养生菜谱推荐:
1. 艾草红糖鸡蛋汤:
材料:艾草、红枣、枸杞、红糖、鸡蛋。
做法:将艾草干洗净,鸡蛋打入碗中打散。锅中加水,加入艾草煮沸后转小火煮5分钟,倒入鸡蛋液,加入红糖,煮1-2分钟即可。
功效:温经止痛、补血养颜。
2. 紫苏叶炒鸡蛋:
材料:紫苏叶、鸡蛋、盐、生抽。
做法:紫苏叶洗净切丝,鸡蛋打入碗中加盐和生抽打散。锅中加油,炒香葱花后倒入鸡蛋液,加入紫苏叶丝,快速翻炒至熟。
功效:解表散寒、理气和中。
3. 凉拌野苋菜:
材料:野苋菜、蒜末、生抽、醋、食用油、盐、糖。
做法:野苋菜洗净焯水,放入冷水中过凉。碗中加入蒜末、生抽、醋、油、盐、糖调成汁,倒入野苋菜中拌匀。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4. 茭白炒肉:
材料:茭白、猪肉、姜、蒜、盐、生抽。
做法:茭白切片,猪肉切丝。锅中加油,炒香姜蒜后加入肉丝翻炒,加入茭白片,加盐和生抽调味,炒熟即可。
功效:清热生津、利尿除湿。
5. 银耳汤:
材料:银耳、冰糖、红枣。
做法: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加入红枣和冰糖,加水炖煮1小时左右,至银耳软烂。
功效:滋阴润肺、增强免疫力。
6. 红苋菜炒蛋:
材料:红苋菜、鸡蛋、盐、食用油。
做法:红苋菜洗净切段,鸡蛋打入碗中打散。锅中加油,炒熟鸡蛋后加入红苋菜段,加盐调味,炒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补血养颜。
7. 黄鳝炖豆腐:
材料:黄鳝、豆腐、姜、蒜、盐、料酒。
做法:黄鳝处理干净切段,豆腐切块。锅中加油,炒香姜蒜后加入黄鳝段,加料酒炒匀,加入豆腐块和水,炖煮20分钟,加盐调味。
功效:补血益气、增强免疫力。
8. 蒜蓉蒸鲈鱼:
材料:鲈鱼、大蒜、青蒜、葱姜、盐、料酒、生抽、白糖、胡椒粉、生粉。
做法:鲈鱼洗净切块,腌制10分钟。蒸锅加水烧开,放入鲈鱼蒸5-8分钟,取出后撒上蒜末和葱姜末,淋上热油和生抽白糖汁。
功效:滋阴润燥、健脾开胃。
9. 冬瓜薏米炖排骨:
材料:排骨、冬瓜、薏米、姜片、盐、料酒。
做法:排骨焯水后备用,冬瓜去皮切块,薏米提前浸泡。砂锅中加水,放入排骨和姜片,煮开后加入薏米和料酒,炖煮2小时至排骨软烂,加入冬瓜块继续炖煮至冬瓜熟透,加盐调味。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利水。
10. 凉拌黄瓜:
材料:黄瓜、蒜末、香菜、生抽、陈醋、盐、白糖、辣椒油。
做法:黄瓜洗净拍松切块,蒜末和香菜切碎。将黄瓜放入大碗中,加入蒜末和香菜,调入生抽、陈醋、盐、白糖和辣椒油,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开胃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