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结婚风俗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了解北京结婚的流程和习俗,可以帮助新人更好地规划和准备自己的婚礼。
过帖
在老北京的传统婚俗中,过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男女双方父母通过媒人商议婚事,首先会确定生辰八字选日子。媒人在其中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将双方的意愿和信息传递给彼此。双方家长会请专业的人士根据生辰八字来判断是否适合成婚,为子女的婚姻大事把关。
过帖环节体现了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传统婚俗中对婚姻严肃性的重视。
合婚
合婚是北京传统结婚流程中的重要一环。根据生辰八字判断两人是否合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做法。在过去,人们为子女择偶,必须经“媒人”往返两家“提亲”,先由媒人问明女孩的生肖属相,并索取“八字”,把女孩的“八字”送到男家,再索取男孩的“八字”复送女家,双方互请“算命先生”算命。如男女命中没有相克之处,且有成亲的可能时,才进行议婚。
合婚环节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决策作用,体现了人们对婚姻稳定性的重视。
定礼
男方将具有象征意义的聘礼送往女方家,这一环节充满了仪式感。聘礼包括衣料首饰、酒肉食品、面食、果食等。首饰都是以纯金为主,其次是包金,再次也有买银镯子的,当然要以双方社会阶级及经济情况而定。
定礼环节不仅体现了男方家庭对女方的尊重和诚意,也承载着对新人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
送嫁妆
女家在吉期前一两天将陪嫁分装在箱子及食盒里,雇人抬着送到男家。送嫁妆是女家的事,大约都是在吉期前一两天举行。把所有的陪嫁,分装在箱子及食盒里,雇人抬着,两人一抬,由新郎的兄弟押送到男家。陪嫁物品一般包括女方家准备的压箱钱、被子、生活日用品、小家电等一些用品,陪嫁的嫁妆用红色的纸包好。
送嫁妆环节体现了女方家庭对女儿的关爱和支持,也为新人的婚后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接亲
迎亲过程中的倒红毡是一种传统仪式。倒红毡即把红毡从喜轿处一直铺到新房处,从里向外,一块一块的铺。这个仪式寓意着新人未来的生活一帆风顺,红红火火。在新娘下轿之前,新郎要在院子里向轿门方向射三箭,新娘下轿之后要先后迈过马鞍子和火盆,之后夫妻拜天地,新郎用秤杆掀去新娘的红盖头,再进行合卺礼即喝交杯酒,之后夫妻坐帐,傧相一般会向帐中撒红枣、栗子和花生等果品,俗称“撒帐”,也是期望夫妻早生贵子。
接亲环节充满了传统仪式感和喜庆氛围,寓意着新人未来的生活顺利和幸福。
婚前准备
男方需要到女方家里进行提亲,而女方也需要到男方家进行还礼,婚房的布置以及家具的购买是由男方家准备,女方家需要准备电器,在结婚的时候,女方家所准备的电器需要添上红色的“囍”,男方家准备的东西则是不用贴。当确定好结婚的吉日之后,男方的母亲需要给女方购买结婚用品的钱,像首饰、礼服等等。
现代婚前准备更加简便和务实,体现了现代生活的高效和便捷。
结婚当天
在北京,婚礼当天,男方家由比较亲的亲戚跟随,一同前去新娘家接新娘,而女方家比较亲的亲戚则是会在新娘家门口迎接,这个环节叫做迎亲。当新郎到达新娘家门口的时候,新郎需要进行叫门,相对的女方家需要出各种问题刁难新郎,新郎需要用红包进行通关,方可接新郎,不能够直接开门。
现代婚礼保留了传统迎亲的热闹和喜庆,同时增加了更多的互动和趣味性。
婚礼仪式
婚礼仪式通常在酒店或教堂举行,仪式包括新人入场、交换戒指、宣誓和嘉宾祝福等环节。现代婚礼仪式更加简洁和个性化,强调情感表达和新人之间的互动。
婚宴
婚宴通常在中午举行,菜品丰富,氛围热烈。现代婚宴强调宾客体验和服务质量,常常会有专业的婚庆公司和司仪团队负责全程策划和执行。
确定婚礼形式和场地
根据预算和喜好,确定婚礼是酒店婚礼、户外婚礼、教堂婚礼还是其他形式。预定婚宴场地,并确认菜单、价格等细节。选择合适的婚礼形式和场地是婚礼筹备的重要步骤,直接影响婚礼的整体氛围和效果。
选择婚庆团队
提前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婚庆公司,与其深入沟通婚礼风格和需求。选定并预定婚礼摄影、摄像、化妆和主持等四大金刚团队。专业的婚庆团队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执行。
选购婚礼用品
新娘选购婚纱、礼服等服装,新郎选购西服、衬衣、皮鞋等。婚戒及配饰,如项链、耳环等。喜糖、烟酒等婚礼用品。婚礼用品的选择反映了新人的品味和婚礼的主题,是打造独特婚礼的重要环节。
北京结婚的流程和习俗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北京的结婚风俗都体现了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这些风俗和流程,可以帮助新人更好地规划和准备自己的婚礼,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和难忘的美好回忆。
北京结婚的禁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属相相冲:老北京人非常重视属相的相合,认为某些属相之间存在相冲或相克的关系,如“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等,因此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会避免这些不利的属相组合。
2. 正不娶,腊不订:传统上,北京人认为在正月结婚会妨害公婆,而在腊月订婚则会克败婆家,因此这两个月份通常不选择结婚或订婚。
3. 送嫁妆的讲究:女方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陪嫁送往男家,陪嫁的物品通常包括压箱钱、被子、生活日用品等,且必须用红纸包好,以示喜庆和祝福。
4. 迎亲的禁忌:新娘上轿前要蒙上红盖头,且忌讳足踏土地,以免带走娘家的福气。新郎在迎亲时需手持弓箭,向新娘脚下虚晃三箭,以驱除邪魔。
5. 洞房花烛夜的习俗: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正式见面。洞房内要点燃红烛,忌讳吹灭,以象征新婚夫妇的幸福和长久。
6. 回门的讲究:婚礼后的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与亲友行回见礼,称为“回门”,这一天新娘不能在娘家过夜,必须当天返回夫家。
7. 婚礼中的不吉利行为:在婚礼期间,忌讳有人上门要债或闹事,认为这会破坏婚礼的喜庆氛围。婚宴上忌讳寡妇、孕妇及戴孝者参加,否则不吉利。
在北京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证件:户口本、身份证、双方无配偶及直系血亲关系的声明、近期免冠合影照片等。
2. 彩礼:男方需准备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3. 嫁妆:女方需准备被褥、生活日用品、小家电等,通常以红色包装。
4. 婚礼用品:包括婚纱、礼服、首饰、婚车、婚礼场地布置、喜糖、红包等。
5. 婚礼仪式用品:如交杯酒杯、情侣公仔、香槟酒瓶套、蜡烛、花篮等。
具体物品和流程可能因家庭情况和个人喜好有所不同,建议根据自身需求和当地习俗进行准备。
北京结婚的传统婚礼仪式是一门精细的传统技艺,涉及多个环节和习俗,旨在为新人的人生新篇章开启一个吉祥而美好的起点。以下是北京传统婚礼仪式的主要环节:
聘礼:在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会送彩礼到女方家,以表明聘定女方为妻的意愿。聘礼中通常包括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如茶叶、点心盒、酒和女方衣服钱。
陪嫁:女方在收到聘礼后,会在出嫁前一天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陪嫁的物品一般包括女方家准备的压箱钱、被子、生活日用品、小家电等,体现了女方家庭对女儿的关爱和支持。
娶亲:在吉期到来时,喜轿执事会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娘家忙着打发新娘上轿,而夫家则忙着迎娶进门,整个过程排场大且隆重。
拜天地:新娘到达男方家后,新人会拜天地,正式确立夫妻关系。这是北京传统结婚流程中的重要仪式。
洞房坐帐: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会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仪式。
回门: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