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保护日是一个全球性的节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环境保护行动。以下将详细介绍世界环境保护日的来源、意义及活动。
创立背景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
设立过程
建议设立世界环境日: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以提醒全世界关注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联合国大会决议: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该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提高环保意识
全球环境意识的提升:世界环境日的设立旨在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环保知识的普及:通过每年的宣传活动,联合国系统和各国希望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促进环保行动
实际行动的推动:世界环境日为各国、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提供了一个共同行动的平台,鼓励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国际合作的加强:世界环境日为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提供了机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宣传教育活动
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各国在世界环境日当天会举行各式各样的环保材料或生活回收物品等艺术作品展示,通过诗歌比赛、电影播放、公益广告拍摄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环保主题活动:例如,2024年中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包括“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
实际行动
环保主题活动:例如,济源厂区在2024年世界环境日举办了“清河行绿水”净滩活动和“空瓶再造,绿色生活”手工大赛,鼓励员工参与环保行动。
社区和学校活动:社区和学校也会组织各种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环保小实验、废物利用等,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世界环境保护日的设立源于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旨在提高环保意识并推动实际行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会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实际行动,鼓励全球各国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共同守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世界环境保护日是每年的6月5日。
世界环境保护日(6月5日)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环保活动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旨在引起全球对特定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鼓励采取行动。以下是一些历年来的环保主题:
2004年:“碧海行动,我们对海洋的承诺”
2005年:“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2006年:“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9年:“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2010年:“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2011年:“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2012年:“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2013年:“同呼吸·共奋斗”
2014年:“向污染宣战”
2015年:“践行绿色生活”
2016年:“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2017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2019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2021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2023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以下是一些在世界环境保护日(6月5日)发起的成功案例: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在2024年世界环境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通报了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情况,并发布了九起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盗伐林木、占绿毁绿、非法捕捞、非法等,展示了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防城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2024年6月5日,防城区人民法院发布了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涵盖刑事、民事、行政等方面。这些案例反映了法院在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努力,旨在通过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推动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