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中点,昼夜平分。许多民间谚语和诗句描绘了秋分的气象特征和农事活动。以下是关于秋分的谚语和诗句的汇总。
气象谚语
秋分有雨,寒露有冷。:秋分时节如果下雨,寒露时会更加寒冷。
秋分西北风,来年早春多阴雨。:秋分吹西北风,预示着来年早春会有较多的雨水。
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好晚禾。:秋分时节白云多,天气晴朗,适合晚稻的收割和储存。
农事谚语
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秋分时节播种,立冬时节覆盖,来年清明时节可以吃到菠菜。
秋分前后必有雨。:秋分前后通常会有雨水,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白露时节种植蔬菜,秋分时节种植小麦,寒露时节种植高粱。
其他谚语
吃了秋分饭,一天短一线。:秋分过后,白天时间逐渐缩短,夜晚变长,预示着秋冬季节的到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每下一场秋雨,气温就会下降,多场秋雨后人们需要穿上棉衣。
古代诗句
《夜书所见》:叶绍翁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秋思》:张籍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夜雨寄北》: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现代诗句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陆游
```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
《秋分》:贾岛
```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
秋分的谚语和诗句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着指导农业生产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通过这些谚语和诗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秋分的气象特征和农事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中点。秋分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昼夜等长、气温逐日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等。
昼夜等长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昼夜温差加大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可能高于10℃以上。
秋分的这些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农民们会根据这些特点安排秋收、秋耕、秋种等农事活动。
秋分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农业生产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以下是一些秋分时节常见的农事活动:
秋收:秋分是秋收的关键时期,农民们忙于收获各种农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等。
秋耕:秋收后,土地需要翻耕,为冬季作物种植做准备。
秋种:秋分时节是种植冬季作物的最佳时期,如冬小麦、油菜等。
棉花采摘:秋分时节,棉花开始吐絮,是采摘棉花的时机。
苹果采收:苹果在秋分时节进入成熟采收期,应及时采收。
秋分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时刻,对于农民来说,掌握好这一时期的农事活动,对于确保来年的丰收至关重要。
秋分和春分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它们在日期、天文现象、气候特点以及习俗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日期
春分: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太阳位于黄经0°。
秋分: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
天文现象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同样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但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气候特点
春分: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0℃以上。
秋分: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大部分地区进入凉爽的秋季。
节气意义
春分:平分春季,意味着春季已经过去一半。
秋分:平分秋季,意味着秋季已经过去一半。
习俗
春分:有放风筝、立蛋等习俗。
秋分:有吃秋菜、竖蛋、送秋牛图等习俗。
秋分和春分虽然都是昼夜平分的节气,但它们分别标志着春季和秋季的中间点,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