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回门是中国传统的婚嫁习俗,标志着新婚夫妇婚后首次返回娘家。了解回门的讲究和女方在办回门宴时需要准备的事项,可以帮助新人更好地遵循传统,确保回门宴顺利进行。
传统时间
第三天回门:新婚夫妇通常在婚后的第三天回娘家,这一习俗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他时间:在一些地区,回门的时间可能是婚后第二天、第六天、第八天或第九天,甚至满月回门。
现代变化
现代社会中,回门的时间越来越灵活,主要根据新人的实际情况和方便程度来决定。
女方准备
宴席准备:女方需要提前准备好酒水和美食,确保宴席丰盛且符合当地风俗。
回门礼物:新郎需准备回门礼物,通常是双数的礼品,如烟酒、糖果、特产等。
回门服装:新娘应穿着喜庆的礼服或旗袍,避免穿婚纱。
男方准备
礼物选择:男方需带礼物给女方父母,礼物最好是成双成对,以示吉祥如意。
称呼变更:男方需改口称呼女方父母为“爸爸”、“妈妈”,以表示亲近。
基本礼仪
敬茶改口:新人需向女方父母敬茶,改口称呼“爸爸”、“妈妈”,女方父母通常会回赠红包或礼物。
当日返回:新人需在当天返回男方家中,避免在娘家过夜,以示尊重。
禁忌
避免单数:礼物、数量等需为双数,避免单数,以免不吉利。
穿着忌讳:回门时不能穿婚纱,以免被认为不被男方接受。
装饰主题
喜庆主题:通常以红色为主色调,搭配金色装饰,寓意新婚的吉祥如意。
团圆主题:使用圆形元素如圆形拱门、圆形桌花等,象征家庭的圆满和睦。
具体布置
入口处:设置精美的拱门,可用红色或粉色气球搭建,悬挂新人名字和“回门宴”字样的横幅。
舞台背景:搭建漂亮的背景,展示新人的婚纱照、全家福或寓意美好的图案。
新婚回门不仅是一个传统习俗,更是新婚夫妇展示幸福生活的重要时刻。女方在办回门宴时需注意时间、宴席准备、礼物选择、服装搭配、礼仪和装饰布置等方面,以确保回门宴顺利进行,体现对父母和亲友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新婚回门是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通常在婚后第三天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
1. 忌空手:回门时必须携带礼物,且最好为双数,寓意夫妻成双,双喜临门。
2. 忌一个人回门:新婚夫妇应一同前往,切忌新娘独自回娘家,以免被认为不受婆家重视。
3. 忌不守时:回门时间一般在婚后第三天,尽量在上午9-10点到达,避免早回或晚回,特殊情况需提前告知双方长辈。
4. 忌留宿:回门当天不宜在娘家过夜,需在日落前返回男方家,遵循“婚房一百天内不空房”的传统。
5. 忌穿黑衣:回门服装应选择喜庆的颜色,避免黑色、灰色等暗淡色调,以示对新婚的尊重。
回门宴是汉民族婚姻习俗中的一项重要仪式,通常在婚后第三天举行,标志着新娘首次回娘家探亲。以下是关于回门宴菜单和布置的讲究:
回门宴菜单的讲究
菜品选择:菜单应兼顾传统与新意,包含寓意吉祥的本地特色菜,如“年年有余”的清蒸鱼、“红红火火”的红烧肉,同时适当加入精致新颖的菜肴以满足年轻人的口味需求。
菜肴数量:通常一桌菜肴的数量应为双数,象征着好事成双,常见的有八个菜象征发财,十个菜象征十全十美,十二个菜象征月月幸福。
回门宴布置的讲究
场地选择:若家中空间宽敞、庭院整洁,一场温馨的家宴自是别有一番风味;若家中条件有限或宾客众多,选择一家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的酒店也是不错的选择。
装饰风格:红色灯笼、喜庆的彩带、娇艳的鲜花等装饰必不可少,营造出热烈、温馨的氛围。
座位安排:新郎坐上席,女方家陪坐,其他宾客按长幼依次落座。
回门宴的宾客名单和座位安排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宾客名单注意事项
邀请对象:回门宴主要邀请新娘的娘家亲友,尤其是未能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
礼品准备:新郎需准备回门礼,如烟酒、糕点等,且数量应为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座位安排注意事项
主桌安排:新人应坐在主桌,背靠舞台,左右为双方父母,媒人、全福人、证婚人或伴郎伴娘也可安排在主桌。
座位顺序:座位安排应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长辈优先入座。
特殊宾客:如祖舅家和姻亲家,虽属正亲,但如正厅安排不下,可编入私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