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中秋节风俗 青海中秋习俗的寓意是什么

天沁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有着独特的中秋节庆祝方式和风俗。了解这些风俗及其寓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西宁中秋节风俗 青海中秋习俗的寓意是什么

月饼

在西宁,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互赠月饼,以表达情谊。青海的月饼中夹有酥油浆、松子、灯笼果等食材,口感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情感的载体。通过互赠月饼,人们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祝福。

猜灯谜

西宁市民在中秋节晚上会参加猜灯谜活动,猜中灯谜的人可以得到小奖品,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猜灯谜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献月、拜月

在中秋之夜,西宁人会支起供桌,摆上月饼、瓜果等,家人等待月亮升起,进行拜月仪式,祈求团圆和丰收。献月和拜月活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家庭的团聚和和谐。

偷月

在青海的一些地区,中秋节晚上有“偷月”的习俗,孩子们会偷偷摘走邻家的瓜、果等成熟的果实,为节日增添热闹的气氛。“偷月”习俗不仅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还象征着邻里之间的友好和和谐。

珍爱友情、注重互助

在互赠月饼和猜灯谜的活动中,体现了人们互相善待、珍视友情的精神。这些习俗强调了社区和家庭的重要性,通过互动和合作,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祈盼团圆、丰收

青海中秋节的习俗中,拜月活动寄托了人们对团圆和丰收的祈盼。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家庭的团聚和丰收的喜悦。

寓教于乐

猜灯谜等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有助于传承和推广。

西宁和青海的中秋节风俗不仅丰富多彩,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互赠月饼、猜灯谜、献月和拜月等活动,人们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这些习俗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还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团圆、友谊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西宁中秋节有青海大月饼、手抓羊肉、牦牛肉火锅、甜醅子、糌粑、狗浇尿饼、尕面片、杂碎汤、酥油茶、砖包城、破布衫、熬饭、羊肉盖被等特色美食。

青海中秋习俗中,传统的民间活动包括:

1. 拜月:每逢农历八月十五,青海人会在院落西房的廊檐下支上供桌,供桌正中间摆上特制的大月饼、铜灯、磬和香炉,桌上还会摆上西瓜、苹果、红枣、沙果等水果。晚饭过后,一家人聚在院子里,轮流敲磬等待月亮升起。当月光照到西房屋檐上时,由家中女性带领孩子对着月亮磕头。拜月完毕,大家将月饼、瓜果掐一些,向空中抛撒,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吃瓜果和月饼。

2. 偷月:在青海有些地区,孩子们会在月亮升起后,三五成群从大门或潜入别人家,偷偷拿走别人家献给月亮的水果和月饼。被“偷”了月饼的人家,不会生气反而会很高兴,认为被“偷”月饼的人家是有福气的人家,“偷”点贡品相当于沾点福气。

3. 制作大月饼:青海的手工月饼以面粉为原料,用蒸笼蒸出来的花式大馍馍。青海手工月饼不仅展示着各家妇女的炊事技艺,也蕴含着深厚的中秋文化。每逢中秋,家家户户都要蒸一个底径30厘米左右的月饼,制作时,要先把新打的麦子磨成面粉,之后加入红曲、香豆和清油,分别揉成红色、黄色、绿色的瓤,在最外层还要包上一层白色的面皮,放在大蒸笼中蒸熟。

4. 绾“络络”:在八月十五快到时,姐姐们会用彩线编织小网兜,刚好能装下一个梨子或花檎。孩子们将梨或沙果子装进“络络”,将系儿拴在脖子下纽环里,挂在胸前,关系好的孩子们可以互相闻闻对方果子的香味。

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其中秋节风俗与青海其他地区的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独特之处。以下是对西宁中秋节风俗和青海中秋习俗的详细比较:

相似之处

1. 拜月仪式:

西宁:在中秋节当晚,家庭成员会在院子的西檐下支起供桌,摆放月饼、瓜果等,等待月亮升起后进行拜月仪式。女性带领孩子对着月亮磕头,祈祷丰收和团圆。

青海其他地区:同样有拜月的习俗,家庭成员会在院子里设置供桌,供奉月饼和水果,等待月亮升起后进行拜月。

2. 吃月饼:

西宁:月饼是中秋节期间的重要食品,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和分享月饼。青海的月饼通常较大,制作工艺独特,色彩鲜艳。

青海其他地区:同样重视月饼的制作和食用,月饼不仅是节日的象征,也是亲友间互赠的礼物。

3. 偷月习俗:

西宁:在一些农村地区,孩子们会在中秋节晚上“偷月”,即到邻居家偷取水果和月饼。被偷的人家不会生气,反而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

青海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偷月”习俗,孩子们会在月圆之夜互相“偷”取瓜果,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不同之处

1. 月饼制作:

西宁:西宁的月饼制作工艺独特,通常较大,底径约30厘米。制作时会加入红曲、香豆等食材,颜色丰富,造型精美。

青海其他地区:虽然也有制作大月饼的习俗,但在一些地区,月饼的制作可能更注重实用性,大小和装饰相对简单。

2. 其他习俗:

西宁:除了拜月和吃月饼,西宁的中秋节还流行猜灯谜、赏花灯等活动。市民会在中秋节晚上去文化街区参加猜灯谜活动,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青海其他地区:在一些农村地区,除了拜月和吃月饼,还有“打月亮”的习俗,即用草木灰遮住月亮的光辉,或在院子里放盆清水,用小石子击打月亮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