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EFR)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旨在为我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提供一个统一的英语能力评估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介绍及其影响。
等级划分
三个阶段和九个等级:CEFR将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设九个等级。每个阶段包含三个等级,分别是A1、A2;B1、B2;C1、C2。
能力特征描述:每个等级都有详细的能力特征描述,涵盖语言能力、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组构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等方面。
创新点
多层次指标体系:CEFR构建了多层级的指标体系,对各等级的能力特征进行了全面、清晰、详实的描述,填补了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国际化对接:CEFR与雅思、托福等国际知名英语考试进行了对接研究,推动国内外考试的互认。
对教学的影响
教学目标设定:CEFR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科学的能力指标体系和准确的能力标尺,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
教学资源优化:教师可以根据CEFR的标准,优化教学资源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对考试的影响
考试设计标准化:CEFR为各类英语考试提供了科学的能力测评标准,使考试设计更加全面、系统,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
考试国际化:CEFR有助于推动国内外考试的对接与互认,提升我国英语考试的国际认可度。
对学习者的影响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者可以根据CEFR的标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CEFR提供了自评和互评的工具,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英语能力的自我诊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教学和测评参考:CEFR为英语教学和测评提供了科学的能力参照标准,促进多元评价的发展。
考试研发: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基于CEFR研发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减少重复考试,提升考试系统性。
社会影响
CEFR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的专业人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EFR)的发布和实施,为英语教学、考试和学习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科学标准。它不仅有助于提升英语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还能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学习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能力测评标准是《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它是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18年6月1日正式发布的。该量表是我国首个面向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测评标准,旨在解决现有英语考试种类繁多、标准各异、难以比较和衔接的问题。
英语能力测评标准
三个阶段,九个等级:量表将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设九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详细的能力特征描述,涵盖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组构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等方面。
非强制性要求:量表不是对学生的强制性要求,而是为英语测试、学习和教学中谈论语言能力水平时提供共同参考。它旨在提升考试质量、推动国内外考试对接、促进多元评价、反馈教学,实现“量同衡”。
英语能力测评标准的作用
提供能力标尺:量表提供了一把“能力标尺”,旨在提升考试质量、推动国内外考试对接、促进多元评价、反馈教学,实现“量同衡”。
引导教学和测试:量表引导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试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引导外语教学和测试加强对语言使用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促进翻译能力的培养:量表构建了笔译和口译能力量表,为翻译教学和测试的开展提供支撑,促进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填补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尚未包含翻译能力的空白。
要提高英语能力以应对新的测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扩大词汇量
每天背单词:坚持每天背诵新单词,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单词,使用联想记忆、语境记忆等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广泛阅读: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报刊、新闻等,积累词汇并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2. 系统学习语法
重新学一遍语法: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掌握基本句型、时态和语态等,通过写作和口语练习将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际语境中。
做语法练习:通过语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确保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
3. 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听力训练:每天收听英文广播、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或电影,选择有字幕的材料进行反复收听和观看,逐渐适应不同的口音和语速。
口语练习:参加英语口语培训班,与英语母语者交流,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怕犯错,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发音和语调。
4. 加强阅读和写作
阅读训练: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英文读物,每天至少阅读两小时,记录不懂的单词并查阅其含义,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语感。
写作实践:通过写作练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尝试写短篇故事、邮件、文章等,不断练习,寻求老师或高水平人士的反馈。
5. 利用科技辅助学习
在线课程和学习APP:利用在线课程、学习APP等工具,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这些工具提供丰富的资源,如视频教程、实景对话、模拟考试等。
语言交换平台:通过语言交换平台与母语为英语的人进行语言交换,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
6. 培养英语思维
沉浸式学习: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英语思维习惯,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曲等方式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参加国际活动:结交外籍朋友,参加国际活动,进一步了解英语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7. 制定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
制定计划: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英语学习计划,确保学习的持续性,明确每天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坚持不懈:英语学习需要长期坚持,保持每天接触英语的习惯,逐步提高英语能力。
2018年6月1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统一的英语能力测评标准。该标准的实施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英语能力测评标准的统一
多等级划分:量表将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九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详细的能力描述,便于评估学习者的具体能力水平。
全面的能力指标体系:量表涵盖了语言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构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全面的评估标准。
教学和考试的导向变化
从“考英语”到“强能力”:量表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倡导学以致用,鼓励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而不仅仅是应对考试。
促进多元评价和反馈教学:量表为教学和考试提供了共同的能力参考,有助于实现多元评价,促进教学反馈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明确的学习目标:量表为学习者提供了清晰的能力目标,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提升的方面。
减轻无效备考负担:通过科学的考试设计,量表有助于减少重复记忆和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备考压力,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
与国际考试的对接
推动国内外考试对接:量表与雅思、普思等国际知名英语考试的对接研究已经启动,旨在促进国内外考试的互认,提升我国英语考试的国际化水平。
填补翻译能力评估空白:量表中新增的笔译和口译能力量表,填补了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在这一方面的空白,为翻译教学和测试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