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2025年1月30日的黄历信息,特别是各个时辰的吉凶情况。黄历信息包括宜忌、冲煞、星神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安排当天的活动。
公历和农历日期
公历日期:2025年1月30日
农历日期:农历二零二五年正月初二
干支:甲辰年 丁丑月 己亥日
值神和星神
值神:明堂(黄道吉日)
凶神:勾陈、河魁、八座地破、劫煞、天狗下食
宜忌
宜:纳采、订婚、祭拜、祭祀、祈福、祈祷、生子、求子、求嗣、斋醮、沐浴、收养、进人口、会亲友、入学、治病、安碓、掘井、开池、纳畜、牧养、造畜稠
忌:结婚、嫁娶、合帐、搬迁新宅、乔迁新居、入宅、行丧、安葬
子时(23:00-00:59)
冲煞:冲马煞南
星神:白虎
宜忌:宜作灶、祭祀、祈福、斋醮、酬神;忌修造、动土
丑时(01:00-02:59)
冲煞:冲羊煞东
星神:玉堂
宜忌:宜祈福、求嗣、订婚、嫁娶、求财、开市、交易、安床、祭祀;忌赴任、出行、修造
寅时(03:00-04:59)
冲煞:冲猴煞北
星神:天牢
宜忌:宜订婚、嫁娶、安床、移徙、入宅、修造、安葬;忌祭祀、祈福、斋醮、开光、赴任、出行
卯时(05:00-06:59)
冲煞:冲鸡煞西
星神:朱雀
宜忌:宜祭祀、祈福、嫁娶、入宅、安葬、求财、开市、移徙、求嗣、交易、安床;忌赴任、出行、修造
辰时(07:00-08:59)
冲煞:冲狗煞南
星神:司命
宜忌:宜作灶、祭祀、斋醮、酬神、修造、赴任、见贵、求财、出行、嫁娶、认养、移徙、安葬;忌祈福、求嗣
巳时(09:00-10:59)
冲煞:冲猪煞东
星神:勾陈
宜忌:宜祈福、求嗣、订婚、嫁娶、开市、交易、安床;忌朱雀须用、凤凰符制、否则诸事不宜、赴任、出行、求财
午时(11:00-12:59)
冲煞:冲鼠煞北
星神:青龙
宜忌:宜祈福、纳采、嫁娶、安床、移徙、入宅、安葬、赴任、出行、求财、见贵;忌修造、动土
未时(13:00-14:59)
冲煞:冲牛煞西
星神:玉堂
宜忌:宜祈福、求嗣、订婚、嫁娶、出行、求财、开市、交易、安床、祭祀;忌吉时良辰百无禁忌
申时(15:00-16:59)
冲煞:冲虎煞南
星神:截路
宜忌:宜求嗣、出行、求财、嫁娶、安葬;忌赴任、祭祀、祈福、斋醮、开光
酉时(17:00-18:59)
冲煞:冲兔煞东
星神:截路
宜忌:宜求嗣、嫁娶、移徙、入宅、开市、交易、修造、安葬;忌祭祀、祈福、斋醮、酬神
戌时(19:00-20:59)
冲煞:冲龙煞北
星神:金匮
宜忌:宜纳采、嫁娶、开市、安葬;忌祭祀、祈福、斋醮、酬神
亥时(21:00-22:59)
冲煞:冲蛇煞西
星神:天德
宜忌:宜祭祀、祈福、斋醮、酬神、修造、作灶;忌赴任、出行
2025年1月30日的黄历显示,这一天是黄道吉日,适合进行许多活动,但也有一些时辰如子时、寅时等不宜进行某些活动。了解各个时辰的吉凶,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安排当天的行程,避免不吉利的时间段。
2025年1月30日是农历二零二五年正月初二,这一天是黄道吉日,属于“开日”,意味着开通顺利,百事可行。以下是关于这一天的详细黄历信息:
公历日期
日期:2025年1月30日
星期:星期四
农历日期
农历日期:二零二五年正月初二
生肖:属龙
冲煞:冲蛇(癸巳)煞西
胎神:占门床房内南
彭祖:己不破券二比并亡,亥不嫁娶不利新郎
宜忌
宜:纳采、订盟、祭祀、祈福、求嗣、斋醮、沐浴、进人口、会亲友、入学、治病、安碓、掘井、开池、纳畜、牧养、造畜稠
忌:嫁娶、合帐、入宅、行丧、安葬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事宜还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当地风俗习惯来决定。
根据黄历选择吉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人们认为在吉日进行重要活动能够带来好运和顺利。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步骤,帮助您根据黄历选择吉日:
黄历选择吉日的基本方法
查看十二建星:黄历中会根据十二建星来标注每天的吉凶。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破日、危日、成日、收日、开日、闭日,其中建、除、满、平、定、执日吉,破、危、成、收、开、闭日凶。
宜忌事项:黄历会详细列出每天的宜做和忌做事项,选择吉日时应避开忌做事项。
吉神宜趋和凶神宜忌:黄历中会标注出当天的吉神和凶神,吉神所在的日子通常被认为是吉日。
选择吉日的具体步骤
1. 确定活动类型:首先明确您要进行的活动的性质,如结婚、搬家、开业等。
2. 查阅黄历:根据活动类型,在黄历中找到对应的日期,并查看该日的宜忌事项。
通过上述方法,您可以更好地根据黄历选择适合的吉日。
黄历中的时辰是根据古代中国的时间划分方法来确定的,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以下是黄历中时辰的划分:
十二时辰的划分
子时:23时至01时,又名子夜、中夜。
丑时:01时至03时,又名荒鸡。
寅时:03时至05时,又名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
卯时:05时至07时,又名日出、日始、破晓、旭日等。
辰时:07时至09时,又名食时、早食等。
巳时:09时至11时,又名隅中、日禺等。
午时:11时至13时,又名日中、日正、中午等。
未时:13时至15时,又名日昳、日跌、日央等。
申时:15时至17时,又名晡时、日铺、夕食等。
酉时:17时至19时,又名日入、日落、日沉、傍晚。
戌时:19时至21时,又名黄昏、日夕、日暮、日晚等。
亥时:21时至23时,又名人定、定昏等。
十二时辰的命名
子时:夜半
丑时:鸡鸣
寅时:平旦
卯时:日出
辰时:食时
巳时:隅中
午时:日中
未时:日昳
申时:晡时
酉时:日入
戌时:黄昏
亥时:人定
这种划分方法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时间的精细观察,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