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了解处暑节气的禁忌和农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忌露肚脐
处暑天气转变较快,过早穿露肚脐的服装容易刺激肚脐部位的神经,使寒气进入体内,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露肚脐会破坏身体的温度平衡,特别是在天气变化较大的秋季,容易引发健康问题。处暑时节应避免露肚脐,注意保暖。
忌熬夜
处暑节气熬夜太久会损耗阳气,容易出现风热感冒。熬夜不仅会影响身体的休息和恢复,还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冒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处暑时节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忌过早加衣
处暑气温温差大,过早加衣容易出现冷热交替现象,容易导致感冒。过早加衣会削弱身体的抗寒能力,特别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季,容易引发感冒和其他健康问题。处暑时节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忌吃油腻、辛辣食物
处暑时节应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锅、烧烤、辣椒等,以免刺激胃肠道和呼吸道。油腻和辛辣食物会加重秋燥,导致身体不适。处暑时节应多吃清淡、润燥的食物,如鸭肉、百合、菊花等。
处暑若天还下雨,纵然有籽也难留
处暑时节如果持续下雨,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作物籽粒不饱满,产量降低。持续的降雨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影响产量。处暑时节应关注天气预报,做好排水和防涝工作。
处暑晴,干到白露
处暑晴天多,土壤干燥,说明秋老虎势头较强,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晴天多雨少会导致土壤干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处暑时节应做好灌溉和保湿工作。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后,稻谷等庄稼开始变黄结穗,需注意防范大风,以免作物倒伏,导致减产。大风会导致作物倒伏,影响收成。处暑时节应加强田间管理,做好防风的措施。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后稻谷进入成熟期,农户可以收割稻谷,修建粮仓,等待丰收。稻谷成熟是丰收的象征,处暑时节应做好收割和储存工作,确保粮食的安全。
处暑节气有许多禁忌和农谚,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处暑时节应避免露肚脐、熬夜、过早加衣和吃油腻、辛辣食物。应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灌溉和保湿工作,防范大风,确保农作物的丰收。
2025年处暑的日期是公历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星期六。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天气开始转凉。
处暑节气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节点,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以下是处暑节气期间的主要农事活动:
水稻管理
早中稻收获: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的早中稻正成熟收获,需注意连阴雨天气对收获的不利影响。
单季晚稻管理: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需充沛的雨水,遇干旱要及时灌水。
施肥除草:水稻需及时追施穗粒肥,保证谷粒饱满,同时进行除草管理。
玉米管理
病虫害防治:处暑期间是玉米病害的高峰期,需做好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田间管理:注意玉米的施肥和水分管理,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
果树管理
施肥:果树需施用有机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预防果树大小年。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果树的病虫害,确保果实的正常生长和收获。
适时采摘:部分果树如葡萄、柑橘等进入成熟期,需适时采摘。
蔬菜管理
播种育苗:秋季蔬菜如秋菠菜、大白菜、芥菜等开始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注意蔬菜的防旱防台工作,及时排水防涝,防治病虫害。
收获:部分蔬菜如春山芋、夏山芋等需及时收获。
经济作物管理
棉花管理:棉花需及时整枝、打顶,防治烂铃,适时采摘。
花生管理:注意排水防涝,及时查苗补苗,防治病虫害。
其他农事活动
抢收抢晒:处暑之后,农作物陆续成熟,需抢抓农时,及时收割和晾晒。
防灾减灾:做好防台风、防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
处暑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和凉爽秋季的开始。在这一天,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暑节气传统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民间会举行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中元节”。期间会进行普渡布施活动,如竖灯篙、放河灯等,以祭奠祖先和缅怀逝者。
放河灯
放河灯,也称为“放荷灯”,是处暑前后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人们会在河灯底座上放置灯盏或蜡烛,然后放入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以此来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
开渔节
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开渔节。这是东海休渔期结束的日子,渔民们会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他们出海捕鱼,庆祝渔业的丰收。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的关键时刻,农家会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一些地方的人们会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或者将旗幡插在田中央以示感恩,还有的会在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后不洗脚,担心洗掉即将到手的丰收。
煎药茶
处暑期间,气候逐渐干燥,人们容易感到口干舌燥。民间有煎药茶的习俗,以清热解毒、祛湿健脾。常用的药材包括霍香、薄荷、陈皮、麦冬、百合等。
吃鸭子
处暑时节,民间有吃鸭子的传统。老鸭味甘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北京人会在处暑这天购买处暑百合鸭来食用,而江苏地区的人们则会在做好鸭子后送给邻居,寓意“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天气逐渐凉爽宜人。人们会利用这个时机外出游玩、赏景迎秋。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指的是处暑时节观赏云彩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