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芒种的含义及特点 简介

天沁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象征着农作物的成熟和播种。以下是对芒种含义及特点的详细介绍。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含义及特点 简介

农业意义

农作物成熟: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表示此时正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和水稻等谷物播种的时节。

耕种的分界点:芒种是农事耕种的分界点,过了这个时节,种植作物的成活率会逐渐降低。

气候特点

气温升高: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体验炎热天气。

雨量充沛:此时期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的种植。

高温多湿:芒种时节,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多闷热,南方和北方都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

物候现象

螳螂生: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鵙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在芒种时节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反舌无声: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因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习俗活动

送花神:在芒种这一天,有些地方有送花神的习俗,祈求花木茂盛、五谷丰登。

安苗:皖南地区的农事习俗活动,种完水稻后,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举办打泥巴仗节,边插秧边打闹。

煮梅: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矿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古代农耕文化

起源:芒种的记载最早见于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意为“有芒之谷可种”。

发展:元代文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详细解释了芒种的含义,指出此时是有芒作物播种的最佳时机。

文化内涵

农耕指导:芒种节气不仅指导着农事活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芒种为题材创作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民间传说:芒种节气还与一些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相关联,如赛龙舟、煮梅、送花神等,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芒种节气的感受和理解。

农业生产的指导

农事活动:芒种节气是农事活动最为繁忙的时候,农民们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种植时机:过了芒种,种植作物的成活率会逐渐降低,因此农民需要抓紧时间进行抢种。

现代生活中的启示

自然环境的关注:芒种节气提醒我们要关注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文化传承:芒种节气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也象征着农作物的成熟和播种。其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雨量充沛,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的种植。芒种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提醒我们要关注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芒种时节常见的民间习俗包括:

1. 送花神: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2. 安苗:皖南地区种完水稻后,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侗族青年男女在芒种前后举办打泥巴仗节,互扔泥巴,身上泥巴最多的人最受欢迎。

4. 煮梅:南方地区在芒种时节煮青梅,食用青梅或青梅酒,具有解暑去乏、刺激食欲的效果。

芒种节气适合种植多种作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水稻:芒种是南方地区种植晚稻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充沛,适宜水稻生长。

2. 玉米:在北方地区,芒种时节适合播种玉米,此时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宜,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3. 豆类作物:如大豆、绿豆、豌豆等,这些作物在芒种期间播种,能够充分利用夏季的雨水和热量。

4. 蔬菜作物:包括茄子、辣椒、黄瓜、丝瓜、南瓜等耐热性强的蔬菜,这些蔬菜在芒种时节种植,生长迅速,产量高。

5. 其他作物:如西瓜、红薯、芝麻等,这些作物在芒种期间种植,能够获得良好的收成。

以下是一些与芒种节气相关的著名诗词:

1.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2.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3.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4.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宋·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5.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芒种时节的自然景色和农耕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