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天沁

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冬季的临近。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习俗、现代变化和养生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一节气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天气变化

气温下降: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北半球的气温继续下降,露水更多,且带有寒意,因此得名“寒露”。

露水凝结: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这一现象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详细描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天文观测

太阳运行:寒露的出现与太阳的运行轨迹以及地球的气候变迁密切相关。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也变得更加干燥。

物候现象:寒露有三候,分别是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雀鸟消失,海边出现蛤蜊,菊花普遍开放。

传统习俗

赏红叶:寒露时节,红叶逐渐变红,成为赏景的好时机。特别是在北京等地,到香山赏红叶已成为传统习惯。

吃螃蟹: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江浙一带有“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的说法。

饮菊花酒:寒露时节,菊花盛开,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现代变化

文化节庆:现代社会中,寒露节气不仅是传统的农业节气,还成为了一些地方的文化节庆活动。例如,福建、广东等地的海鲜美食节,以及北方的农产品博览会、农事体验活动等。

养生活动:寒露时节,人们更注重养生。常见的养生活动包括早睡早起、适量运动、调畅情志等。

气温异常

气温波动:近年来,寒露节气的气温出现了异常波动。例如,2024年的寒露时节,多地出现了气温异常升高的现象,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联系起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

气候变化:寒露节气的气候变化反映了全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地理位置对天气情况的影响显著,导致节气与具体气温变化不再完全对应。

地域差异

南北差异:北方地区在寒露时节已进入深秋,可能出现初霜,而南方则可能仍然是温暖湿润的天气。

节气活动:北方的寒露节气活动包括赏枫叶、登高望远等,而南方则更注重秋季收获和农事活动。

饮食养生

滋阴润燥:寒露时节,气候干燥,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

避免辛辣: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和生冷食物,以免伤阴津。

起居养生

足部保暖: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从足生”。

适时添衣:根据天气变化,逐渐增添衣服,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

寒露节气不仅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冬季的临近,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和养生智慧。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习俗和现代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一节气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寒露时节的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气温下降明显: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北半球阳光照射的角度开始明显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冷空气的势力范围扩大,有时可以影响到华南地区。

2. 昼夜温差较大:寒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早晨和晚上会感到明显的寒意。白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

3. 秋燥明显:寒露时节,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天气变得干燥。这种秋燥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对农作物和植被产生影响。

4. 露水增多且寒冷:寒露节气后,露水更多,且气温更低,露水带有寒意,快要凝结成霜。古人称此时的露气为“寒冷,将凝结也”,故名寒露。

5. 南方秋意渐浓,北方进入冬季:南方地区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具体的要看哪一年的天气情况。

寒露时节常见的农事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播种小麦:寒露是北方地区播种冬小麦的关键时期,农民们会在这个时候忙碌于田间,进行小麦的播种工作。俗话说:“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白露葱,寒露蒜”。

2. 采摘棉花:在北方产棉地区,寒露时节是棉花采摘的最后阶段。由于棉花怕霜冻,农民们会在霜降前抓紧时间采摘棉花,以确保棉花的质量和产量。

3. 收获红薯:红薯对霜冻也十分敏感,寒露期间是收获红薯的适宜时机,以避免因受冻导致薯块“硬心”,影响产量和品质。

4. 种植大蒜:寒露时节气温适宜,是种植大蒜的好时机。农民们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大蒜的栽种,以确保大蒜能够顺利生根发芽。

5. 秋收秋种:寒露是秋收、秋种、秋管的重要时期,农民们会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各种农事活动,以确保来年的丰收。

寒露时节的传统美食包括:

1. 螃蟹:寒露前后是吃螃蟹的最佳时机,雌蟹卵满、黄膏丰腴,味道鲜美。

2. 菊花酒: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有养肝、明目、健脑等功效。

3. 芝麻:寒露时节吃芝麻,可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4. 花糕:因“高”与“糕”谐音,寓意“步步高升”,是寒露时节的传统糕点。

5. 柿子:寒露时节,柿子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具有清热润肺的作用。

6. 红豆汤:红豆具有健脾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合寒露时节食用。

7. 山楂雪球:山楂具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适合寒露时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