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日历查询之马祖道一禅师圆寂日

天沁

马祖道一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他的圆寂日在农历二月初一。他的生平和禅法思想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关于马祖道一禅师圆寂日的详细信息。

佛教日历查询之马祖道一禅师圆寂日

圆寂日期

马祖道一禅师于唐贞元四年二月一日(788年)圆寂,享年八十岁。

历史记载

《景德传灯录》记载:“贞元四年二月一日,马祖道一禅师示寂,世寿八十,敕谥‘大寂禅师’。”。

《五灯会元》也提到:“佛后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告诉菩提达磨:‘却后二百二十年,林下见一人,当得道果。听吾谶曰:‘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儿孙脚下行。金鸡解御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

早年经历

马祖道一禅师幼年在本邑罗汉寺出家,二十岁前后在渝州(今重庆)依圆和尚受具足戒。

他曾在衡岳山中习禅,师从南岳怀让禅师十年,深受怀让禅师的开示和影响。

弘法生涯

马祖道一在江西南昌的开元寺说法,四方信徒云集,入室弟子达139人,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

他创立了“洪州禅”,强调“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和“平常心是道”的禅学理念。

创立丛林制度

马祖道一禅师与百丈怀海禅师共同创立了丛林制度,推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思想。

他所创立的丛林制度对后世汉传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禅法思想

马祖道一的禅法思想强调内心的觉悟和实践,主张“顿悟”说,取代了传统的看经坐禅。

他强调平常心是道,认为真正的修行不是远离尘世,而是融入日常生活。

弟子与传承

马祖道一的门下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等,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

他们的弟子继续发扬光大了洪州禅,形成了临济宗和沩仰宗等流派。

文化影响

马祖道一的禅法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当时的禅宗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后世的禅宗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教诲和禅法理念在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马祖道一禅师是唐代禅宗的重要人物,他的圆寂日在农历二月初一。他的生平和禅法思想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祖道一强调内心的觉悟和实践,创立了丛林制度,推行农禅并重,他的弟子们继续发扬光大了洪州禅。马祖道一的教诲和禅法理念在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马祖道一禅师(709~788),唐代禅僧,南岳怀让法嗣,六祖下第二世,被称为“马祖”或“马大师”。

马祖道一禅师的生平主要经历:

剑南时期(709—733):为道一早年经历时期,包含道一出家、受具足戒以及思想启蒙等。道一幼年在本邑罗汉寺依处寂出家,二十岁前后在渝州依圆和尚受具足戒。

衡岳时期(733—742):马祖道一跟随南岳怀让禅师参学十年,后去江西做方丈。怀让禅师去世后,马祖道一继承了他的衣钵。

江西时期(742—788):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法,先后在临川、虔州(今赣县)的龚公山等地弘法28年。唐大历年间,马祖应邀来到洪州开元寺说法,四方信徒云集洪州,入室弟子139人,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

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的弘法活动,尤其是他在赣州的长期驻锡,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义和修行方式,如“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等,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祖道一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师,他创立了洪州宗,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马祖道一禅师的主要教义和思想:

即心即佛

马祖道一主张“即心即佛”,认为每个人的心性本身就是佛,无需外在的修行。他强调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倡导通过内心的觉悟来达到成佛的境界。

平常心是道

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修行的机会。他主张去除外在的追求,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顿悟修行

马祖道一提倡“顿悟”说,认为修行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通过内心的觉悟来实现。他强调“任心为修”,即让心自然发展,不加任何造作。

创立丛林制度

马祖道一创立了丛林制度,号召僧侣农禅并重、自给自足,并建立了禅堂,订立了清规。这一制度对后世汉传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门徒传承

马祖道一门下弟子众多,法嗣139人,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其中百丈怀海门下开衍出临济宗、沩仰宗二宗。

马祖道一禅师圆寂后,其弟子们对他的评价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弟子们对马祖道一的评价

百丈怀海:作为马祖道一的得意弟子,百丈怀海在马祖圆寂后继续弘扬其禅法,并创立了临济宗和沩仰宗,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马祖的禅法。

西堂智藏:智藏禅师在马祖门下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教义和修行方式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泉普愿:普愿法师继承了马祖“平常心是道”的学风,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对后世禅宗的世俗化和生活化趋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祖道一对后世禅宗的影响

推动禅宗中国化和普及化:马祖道一的禅法特点和教育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禅宗的中国化和普及化,使得禅宗修行更加注重内在体验和个体自觉。

创立丛林制度:马祖道一建立了许多禅院,形成了所谓的“丛林”制度,这些禅院成为了僧众修行、学习和生活的中心,对后世禅宗寺院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广纳门徒,法脉广布:马祖道一弟子众多,法嗣139人,其中不乏后来成为一代宗师的人物,如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等,他们各自开宗立派,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马祖的禅法。